“采用组培苗移栽种植的丹参,与传统根段栽培相比,根条更显粗壮,外形更直,价格也高,能卖到每公斤80元,打成丹参粉能卖到每公斤120元呢,大家都愿意种植。”中江县天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薛永良手拿一捧丹参,对曾给他提供丹参种植技术指导的张利教授一行人兴奋地介绍道。
为满足广大农户和合作社对中江丹参组培苗种植技术的迫切需求,3月28日,四川农业大学张利教授带领团队杨瑞武教授、廖进秋副教授、姜媛媛副教授和邓雪雪老师在中江县集凤镇,开展中江丹参组培苗高效栽培技术现场培训会,提升广大农民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中药材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功效。中江县是我省丹参主要栽培区,年种植面积达到4.5万余亩。目前“中江丹参”已获“原产地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标认证。
“传统根段栽培通常是在冬季采挖时即挖即种,有常规的育苗和移栽时间,而组培苗种植随时有苗,在温度适宜的春秋季都可以进行移栽,因此组培苗种植的产量也会更高。目前农民朋友对采用种苗种植的积极性较高,但是掌握好栽培技术才是苗子移栽成活的关键。”张利向记者介绍。
培训会现场,专家团队针对苗子移栽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苗子移栽前,所用农具需清洗干净,移栽人员采用肥皂水洗手消毒。由于苗子后期生长较为旺盛,切勿根据传统根段栽培密度进行栽培,亩种植密度3500—4000株即可。苗子移栽后应立即浇透定根水,随时喷洒叶苗水。若阳光强烈,还需搭盖遮阳网,此步是保证移栽后苗子成活的关键,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
为促进丹参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中江县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张利教授团队还在中江县辑庆镇、富兴镇开展了中江丹参组培苗技术推广应用。当地中药材种植户和合作社积极参加培训会。
据介绍,通过校企、校地合作,中江丹参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及高效栽培技术已在中江进行示范推广,实现种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亩增产达到30%以上。如,佳裕丰合作社种植后亩产达到1800公斤,集凤镇种植户薛永达种植亩产达到2000公斤。(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