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转化 > 新品种 > 小麦 > 正文 >

蜀麦133 (高产多抗广适白粒常规小麦)

时间: 2024-06-26 点击次数:次 作者:





成果名称

蜀麦133 (高产多抗广适白粒常规小麦)

审定(登记、认定)编号

川审麦2017005、国审麦20220001

成果主要完成人

伍碧华、郑有良、刘登才、代寿芬、魏育明、兰秀锦、黄林、陈国跃、甯顺腙、张连全、颜泽洪、郝明

成果完成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成果介绍

(一) 成果特征特性(难点、核心突破)

1.品质优势

农艺特性稳定。四川省区试全生育期183天,比对照绵麦367迟熟2天。株高93厘米。籽粒白色,半角质,饱满。亩穗数23.8万,穗粒数44.2粒,千粒重46.4克。国家区试全生育期189.5天,比对照川麦42熟期晚4.5天。分蘖力强。株高90.5厘米,抗倒性中等,整齐度好,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白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亩穗数25.3万穗,穗粒数41.5粒,千粒重45.6克。

品质特性稳定,中筋小麦,能满足国民大宗、传统的蒸煮面食品消费需求。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四川省区试品质结果:平均籽粒容重778克/升, 粗蛋白质含量12.50%,湿面筋含量23.3%,沉降值29.7毫升,稳定时间3.3分钟。国家区试品质结果:籽粒容重两年分别为804克/升、784克/升,蛋白质含量两年分别为12.2%、12.3%,湿面筋含量两年分别为23.5%、20.0%,稳定时间两年分别为4.6分钟、1.4分钟,吸水率两年分别为55%、56%。

2.产量与效益优势

产量高、稳产性突出。2014—2015年度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418.6 公斤,比对照绵麦367增产12.7%;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6.4公斤,比对照绵麦 367增产15.3%;两年15 点平均亩产407.5公斤,比对照绵麦367增产14.0%,15点次中14点增产。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8.2公斤,比对照绵麦367增产7.0%,6点全部增产。2016—2017年度参加国家区试长江上游冬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7.6千克,比对照川麦42增产10.7%;2017—201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12.6千克,比对照川麦42增产6.4%;两年平均亩产395.1公斤,比对照增产8.6%;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6.1千克,比对照增产5.1%。

据该品种国家区试两年平均亩产395.1公斤,比对照增产8.6%,累计推广550万亩以上,可增产小麦3.44亿斤以上,以小麦单价2.8元/公斤计,可增收4.818亿元以上。

3.抗性优势

抗性好且稳定。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2015年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抗赤霉病;2016年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试验年度 2016—2017 年,慢条锈、中感叶锈、中抗赤霉、中感白粉病; 2017—2018 年,近免疫条锈,中抗叶锈、中感白粉、中感赤霉病。

(二)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贵州省、重庆市全部,四川省除阿坝、甘孜州南部部分县以外的地区,云南省泸西、新平至保山以北和迪庆、怒江州以东地区,陕西南部地区,湖北十堰地区,甘肃陇南地区种植。

(三)示范推广情况

2017-2021年由四川玉麦吨粮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经销在长江上游冬麦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推广面积550万亩以上。2021年绵竹市“双减”生产实收测产亩产达551公斤。2022年梓潼县丘区旱地农户自主生产实收测产亩产达608公斤以上。

(四)获奖情况

2019—2022年连续多年遴选为四川省小麦主产区绵阳市主推品种。2020—2022年连续三年评选为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白坭镇优质面条唯一生产品种。

联系方式

联系人:伍碧华

联系电话:18682565368



 

上一篇:蜀麦137 (高产多抗广适常规小麦)

下一篇:蜀麦126 (高产多抗广适白粒常规小麦)